水利之夜 音樂饗宴


沒有到現場,你可能很難想像,沒有樂隊、沒有指揮,而優美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-奧地利的第二國歌等4項曲目,就如黃河奔流的氣勢、如巨浪拍岸的壯觀、如哲人豁然的開悟、如潺潺流水的靜謐,難以用貼切文字加以形容。那是「水之禮讚」的藝文之夜-劉岠渭教授的詩樂饗宴,是水利署的年度盛事,是音樂的經濟豪華特餐。

開場的【生日快樂變奏曲】,是作曲家Peter Heidrich根據大家所熟悉的生日快樂的主題,所創作的一首變奏曲。有趣的是:這些變奏曲分別採用了不同的作曲家或是舞曲的風格。接續曲目【藍色多瑙河圓舞曲】,被譽為「奧地利第二國歌」,是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‧史特勞斯最富盛名的圓舞曲作品,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,也將該曲作為保留曲目演出。

下半場則是聆聽唐朝才子詩人劉禹錫的《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與《再游玄都觀》的詩意解說,以及《竹枝詞》古調歌詠作品欣賞,《竹枝詞》是巴渝(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)民歌的一種,歌唱時以笛、鼓伴奏,同時起舞,聲調宛轉動人。劉禹錫於任夔州剌史時,依調填詞,寫了十來篇,這是一部融合民間風情的作品。

最後則是一曲雲南民歌-【小河淌水】雙唱來壓軸,歌詞:

『哎!月亮出來亮汪汪,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,

哥像月亮天上走,哥啊!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。

哎!月亮出來照半坡,望見月亮想起我阿哥,

一陣清風吹上坡,哥啊!你可聽見阿妹叫阿哥。』

唱腔有力,歌詞優美,堪稱「東方小夜曲」。出自雲南大理州彌渡縣密祉的《小河淌水》,係取材自雲南彌渡山歌(當地稱「調子」),於1947年由尹宜公先生改編詞曲,歌詞純樸自然,富於想像。全曲5個樂句,以從容舒展、比較自由的節奏和迴環起伏、清新優美的旋律,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。

導聆劉岠渭教授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,於1983年獲頒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博士學位,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、音樂研究所所長等,現擔任「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」音樂總監,全心投入音樂推廣工作。劉教授有感於台灣音樂教育所缺的不是演奏家,而是欣賞者的培養,於是開始舉辦各種講座,與無數入門者進行面對面的傳授、溝通,持續至今近30年,超過三千多場的講座,開啟了音樂欣賞的風氣,並引領許多不會看譜也不會演奏樂器的人,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,從中得到無限的精神寄託與滿足。

於水利節前夕的這場音樂饗宴,真讓終年辛勞的水利人,有一個豐富、感性、滿足聽覺的享受,在今年的防汛期間,將能更有節奏地掌握所有關鍵工作,讓治水、利水工作平平順順、服服貼貼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